当前位置: 明德首页 >> 课程模块 >> 海洋文化类课程 >> 正文

《海洋民俗文化》理实一体教学、沉浸式学习 助力陶冶情怀 培养自信

发布日期:2023-07-24 20:17:27

《海洋民俗文化》是依据学院“三化塑造”即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蓝色海洋文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而设置的,对蓝色海洋文化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通过行业大师+专业教师理实一体、沉浸式教学,陶冶学生蓝色海洋文化情怀,成为蓝色海洋文化的传承者。

从荣成当地的海洋民俗中,挑选8个极具地方特色的海洋民俗项目,形成项目化课程,包括4个省级非遗项目和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中演奏渔家锣鼓和建造海草房是难点。设计了课程思政主线,引导学生体会渔民的乐观团结、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的品质和感恩敬畏大海的情怀,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素养,树立传承海洋文化的信念,成为海洋文化的传承者。强化理实一体、手脑并用,实施任务式、情景化、案例式教学等。课前通过学习通问卷调查,认真研究和分析学情,学生零基础,对于识鼓谱、织渔网、喊号子、海草房子等全是门外汉,喜欢动手操作,但不擅长记忆,不太自信。基于该学情,教师首先向学生讲解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以及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师向学生们展示往届学生的作品,同学们感到非常震撼。教师细致入微地讲解和示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观察学生的理解力和实操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及时对难点进行动作分解、分步示范与讲解,引导学生寻规律、找诀窍。孰能生巧,加强训练,课中训练,课后登录学习通强化学习。学生都能够完整演奏渔家锣鼓、大胆喊出渔家号子、织出人生的第一个渔网、讲出海草房的结构和建造过程、撒出像降落伞一样的渔网、计算出赶海的时间、对荣成的海洋民俗如数家珍等等,学生自信和坚定的笑容不知不觉地展露在稚嫩的脸庞上。

建立成长档案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总结每次课的收获,感悟成长变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赋能课程思政。建立全程立体考核方式,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兼顾,知识考核、能力考核和素养并重。

《海洋民俗文化》采取了一种模式,采取行业大师+专业教师、理实一体、沉浸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海洋民俗知识和技能;陶冶了一种情怀,探索形成体会渔民的乐观团结、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的品质和感恩敬畏大海的情怀,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团结奋斗、精益求精的素养,树立传承海洋文化的信念,成为海洋民俗文化的传承者的课程思政主线,陶冶学生的蓝色海洋文化情怀;培养了三个自信,项目考核成果式,促进了学生能力提升的同时,增强了学习自信;通过带有浓厚地方的海洋特色项目的学习,学生对渔业、渔村和渔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深了向东、向海、向荣成的情感,更加培养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