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致敬建党一百周年,明德学院于2021年7月1日下午在孔子学堂举行《通识国学讲读》课程总结汇报活动。本期课程继续由清华紫光教育机构首席国学讲师、北京大学“国学与领导力”课程班讲师李林先生担任主讲,题目为《以道观之——中国文化的基本命题》,明德学院负责人梁翠丽主任主持本次活动。

李林先生开场从精微的心灵才可悟道谈起,他说:真正中华学问的模样应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归圣王之道”,具体而言,学问之道应直指圣王精神,是中国人自我生命形塑与建构、内在浩然正气的生发与涵养之道,更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自强不息之道。
随后,李林先生结合自身对百年党史的学习与思考,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程中,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过去为什么辉煌、今天为什么依然灿烂以及未来如何继续成功等文化基本命题,重点解读了自己对儒家思想内核——“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理解。这十六字箴言出自《尚书·大禹谟》,说明美玉时代圣王的价值主张是“人之所欲,己先施之”,即满足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基本诉求与向往,解民意、察民情,以道御之、执中向上,从而让人道合乎天道,同时在处理文明冲突时,应破除零和博弈,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基于此,李林先生从治学、文化、哲学层面出发去反思历史、现实与展望未来,得出结论:中国文化的“中”不单单是一种文化维度的“允执其中”,更体现出事功践行的深邃哲思与“辟阖之间”的“深度拿捏”。

最后,李林先生总结出我们今天弘扬优秀国学应有的文化态度与治学理念是“向后看得越远,向前看得越真;向下扎得越深、脚跟站得越稳;左右看得越宽、自身看得越清”。基于此,让中华文化之花在正道之内去求索自然和谐、身心和谐、社会和谐、家国和谐与天下大同,从而使华夏文明的发展得以繁衍生息,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现场的师生与社会各界人士均被李林先生风趣幽默的表达、逻辑清晰的思路以及做人治学的通透所深深打动,课程结束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听课心得,并交流了自己对新时代国学复兴归路问题的看法与此后不断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传承赓续好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今后,明德学院将继续为全院师生与社会各界人士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多渠道拓展内外联动与文化融通,持续深耕学院“三化塑造”校园文化体系建设,更好地助力学院创新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文化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