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在学院科研处的大力支持下,两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在食品与药品系中药实训室举行,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大家通过亲手制作香囊、药丸,体验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香”医“香”养,健康相伴—提神解困香囊制作”活动现场,食品与药品系崔洪萌老师为大家讲解了香囊的历史渊源及其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香囊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药外治法,早在古代就被广泛用于预防疾病、驱邪避秽。现代研究表明,香囊中的草药成分通过散发香气,能够刺激人体的嗅觉神经,进而调节情绪、缓解疲劳、提升注意力。随后,志愿者为大家分发了制作香囊的材料,包括白芷、檀香、香茅草等中草药。大家亲手将这些草药装入精致的布袋中,缝制成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香囊。另一场“山楂红艳,丸药清香,传承千年,健康相伴”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山楂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开胃的功效,尤其适合现代人因饮食不规律导致的消化不良问题。活动现场,张慧敏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山楂丸的制作原理及其在中医中的应用历史。山楂丸主要由山楂、神曲、麦芽等药材制成,经过精细的研磨、混合、搓丸等工序,最终制成一颗颗清香扑鼻的药丸。在赵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将研磨好的药材粉末与蜂蜜混合,搓制成大小均匀的山楂丸。

大家一边制作,一边交流养生心得,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亲手制作香囊和大山楂丸,不仅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学到了实用的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