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激发专业兴趣和创新精神,11月13日-14日,食品与药品系组织师生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科普教育活动——走进荣成市固废处理与应用科普馆和中华好当家海参博物馆。

在中华好当家海参博物馆的海参生物标本区,学生们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海域的上百种海参生物标本,这些标本形态各异,色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在活体海参展柜前,学生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认真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近距离地观察活海参的形态和习性,对海参的生物特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在荣成市固废处理与应用科普馆的飞灰综合处理展区,学生们了解到飞灰是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含有大量重金属和二噁英等有害物质,不能直接填埋处理。目前,国内外对飞灰的主要处理方法包括固化与稳定化技术、湿式化学处理法、安全填埋法等。参与活动的化学老师,依托现场情境向同学们讲解飞灰处理程序中的化学原理,加深同学对理论知识在应用方面的理解。
此次科普活动,不仅构筑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交流平台,更让学生们亲身领略到了科技的无尽魅力与专业知识深邃的力量。在拓展认知边界、开阔视野的同时,学生们深切感悟到专业知识对于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性及其广泛应用价值。他们纷纷表态,将倍加珍惜这一宝贵的学习机会,矢志不渝地钻研专业知识,不断精进自身的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为未来职业生涯的辉煌篇章奠定坚实的基石。食品与药品学系也将持续发力,精心策划更多此类寓教于乐、学践结合的活动,为学生们铺设更为宽广的学习与实践之路,助力他们逐梦前行,成就非凡。